校長甄試觀點 黑格爾.馬克思
壹、前言
本年度「屏東縣國中小校長甄試」,日期已逐漸接近,筆者將「國中小校長甄試觀點」分次論述,章節分別是「前言」、「準備期」、「資料蒐集」、「筆試答題技巧」、「口試」、「觀點與感想」、「結語」等之相關參加校長甄試的文章,提供給有志「終身奉獻教育」的優秀教育人員參考。預祝您今年就能實現教育理想和夢想,再創學校行政工作生涯的高峰。
打起精神,武裝自己的心志,決心準備參加校長甄試,一直是條漫長而艱辛的苦修之路。觀諸歷年,每位決心參加應試的主任都很有實力,各個學養豐富、行政資歷完整,甚至不乏長年苦讀的高材生應試;因此,若想要在強敵環伺的競爭環境、在高手如林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真可謂「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實屬不易。
參加校長甄試,甄選項目包括:資歷積分評比、筆試、口試等三項。其中「資歷積分評比」項目,為平日在教育界服務之表現;而在每年的甄選項目中,又以筆試成績佔甄試總分的最高比例。因此,每年參加校長甄試的主任們,莫不以「筆試」項目為其準備重點;而「口試」項目,除了應注重口語表達與儀態之外,其口試的回答內容與應變能力,則和自己的學識、機智與行政歷練息息相關。
「校長」一職,是許多參與學校行政工作者的終極夢想之一。若能在屏東縣教育界眾多優秀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固然令人雀躍不已,但校長甄選最重要之目的,在為國家、為社會、為教育界拔擢優秀人才,繼之能擔任個稱職的好校長,作育英才;這是參加校長甄試者,應有的體認。
冷靜的觀察分析歷年來的校長甄試情況,發現參加校長甄試過程是需要時間、需要有計畫的,長時期的經營自己,不斷的累積自我的能量;這過程,一路從導師→組長→各處室主任→參加校長甄試→參加校長遴選→當校長。而這樣漫長艱辛的歷程,是無法一步登天的;所以,要詳做教師生涯規劃,亦要考量自我的種種限制、專業發展程度與內外部環境的配合。
總之,準備參加校長甄試,畢竟不是一項容易的事;聽聽筆者談「參加校長甄試觀點」,或許能提供您掌握關鍵的一些建議。有句俗話說的好:「容他姑妄言之,您且姑妄聽之!」。當下,就請您「姑妄信之吧!」。最後,您應該確認的是,若一心想參加校長甄試,就需要投入相當的時間做好周全的準備,紮實努力,計畫性的進行研讀與學習,成功必然指日可待。?(「校長甄試觀點」之一,下回再見!)
貳、準備期:
每年參加校長甄試者,大部分是耕耘多時的教師(擁有主任相當歷練者),或者是現任教師兼處室主任,亦或是符合法規而有相當經歷的教育行政人員,因此,自屏東縣中小學校長甄試辦法修訂之後(以前,省教育廳時期,分一般地區、偏遠、特偏三種類型,第一階段以服務成績的積分來評比,以四比一的方式,擇優錄取參加第二階段甄試者,即採一個名額四個人競爭的方式甄試。),每年報名參加校長甄試的人數,大約在100人以上。又因為現在的中小學校長甄試辦法,並沒有分一般地區、偏遠、特偏三種類型,所以,等於是每年之應試者必須擊敗約90位以上的主任,才能考上校長甄試。可見其競爭的強度,越來越高。職是之故,如何做好準備,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筆者提供下列的建議,供有志參加校長甄試者參酌:
一、學校主任時期的修鍊:
第一項修鍊:「願意做,並甘願接受學校裡的任何職務」。?學校教訓總輔各處室的工作,千頭萬緒,不要只挑軟的做,若有可能, 最好都能接受歷練,因為,要先學會自我奉獻,才能從實務工作中,獲得寶貴的行政經驗,學會更全方位、更全面的行政和課程與教學的知能。最起碼教務處和訓導處的職務,一定要完整的歷練過;因為,中小教育之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家長和社區,其服務內容不外是課程、教學、生活輔導、紀律與法治的培養等,所以,這兩處也是學校中最重要的環節。不管是男老師或女老師,如果您想要往校長的路發展,就不要逃避擔任教務處和訓導處的職務歷練。
第二項修鍊:「甘願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有很多老師在尚未當上主任之前,滿懷熱情,壯志雄心。但有些學校主任,一旦當上主任,熱情和壯志就消失了,心中只想做自己該做的那一部分,甚或將自己的工作盡往外推,學校的事情則一概不管,標準的人見人怨恨。因此,有心進取的主任,平時對於學校事務,應義不容辭的將應辦該辦之事情辦理或處理好,例如:辦活動走在教師之前、校隊的練習要一馬當先、科展沒人做我來、教學觀摩沒人要我來、、等,那是累積校務經營的最佳實務學習機會。設若遇到別人冷言冷語,記得咬緊牙關,學到無價經驗。
第三項修鍊:「做『對』的事情」。大規模的學校,是不太容易聘用一位年紀輕輕的菜鳥來當大主任的,建議有心走學校行政之路的老師,盡量到鄉下偏遠學校去謀發展。那裡可能離家稍遠,但那裡可以讓您發揮長才,一展抱負。而您現在所待的學校,如果太輕鬆、太平淡,則要主動找工作,創造工作,不讓偷懶的上司扼殺您在工作中學習的機會。若平時沒有做對的事情、沒有埋頭苦幹實幹的經驗可累積,那麼您參加筆試時,只能寫一寫大家都一樣會的八股文,怎麼可能寫的出動人的關鍵論述,讓閱卷教授肯定呢 ﹖
第四項修鍊:「熟習並遵守制度與法令規章」。一個經常違反制度與法令規章的人、一個經常不準時上下班的人、一個研習遲到早退的人、一個老是翹班買菜喝酒打麻將的人、一個不做事的人、一個總是扯學校後腿的人,總是逃不過同事、家長和學生的眼睛,可以確信的是,您做這些「不對的事」,將是您考校長時的最大阻力。因為,您所讀的教育理念和您在教育現場的言行,背道而馳,教育本質與價值觀錯亂,如此必難搞懂讀通教育學理,因此,老考不上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五項修鍊:「用教育理念檢驗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學生就是教育目的,揚棄說一套做一套的習性。假如老師平時要求學生的,都是自己做不到的,教育效果必定是零。而檢驗自己的方式,極為平常,也極為容易,例如實施垃圾分類教育時,應捫心反思,辦公室做好了嗎?再如宣導閱讀教育時,應捫心反思,自己一年看了多少本書?等等。在教育現場,只要能熟練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並落實之,那麼想通過校長甄試,絕對較為容易。
二、參與讀書會:
積極邀請志同道合的三五好友,針對校長甄試,定期訂定相關主題,相互蒐集資料、分享彼此觀點,藉由「蒐集、閱讀、分享與整理」等集體共好的方式,提升您筆試及口試之基本能力。
三、建立知識管理的習慣:
在參加校長甄試的過程中,落實蒐集和應用資訊的知識管理效能,將所蒐集的資料統整、融合、分類與應用,是影響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良善的知識管理,能幫助應試者,邏輯理路清晰的善用資訊,並將之迅速轉化為考試答題架構內涵中的能力。
四、有恆心的,每天撥出時間來看書:
養成每天不管再怎麼忙碌,也要花時間認真閱讀教育相關書籍和期刊雜誌的習慣。考上校長甄試的人,是無法在短期內,將所有的資料與書籍讀完,準備妥當的,其答題內涵是點滴累積而來的。千萬不要誤信別人,說某某人只讀2、 3個禮拜,或只讀2、3個月的書就考上校長,這樣的「神話」;因為,那絕對是別人故意說的,是要鬆懈我們鬥志的。
五、平日平時的努力點滴,才是至勝關鍵中的關鍵:
平日平時養成關注教育議題、教育政策、教育方案、教育新理論的習慣,勤做摘要筆記。在這過程中,可及早請教近幾年有成功經驗的校長,但請先表列自己想要討論的問題,以免費時費工費力,而沒有效益;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請教太多人,以免自己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同時,選一組舒適及合身的書桌椅也很重要;因為,不舒適不合身的書桌椅,易讓人腰酸背痛,坐也坐不久,無法讀好書。另外,平時亦應利用蒐集資料、整理資料時,練習字體的書寫,最佳者能兼顧書寫速度快、不潦草,即便是一閃而過,仍然能看的懂,那是什麼字,在寫些什麼為原則。因為,眾所皆知,教授閱卷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停下來研究您所寫的字,書寫字體清楚可辨識及快速與否,深切影響分數的高低。所以說,平日平時的努力點滴,才是至勝關鍵中的關鍵,應不為過。(「校長甄試觀點」之二,下回再見!)
參、資料蒐集:
一、廣博蒐集專書:
參加校長甄試者,要蒐集並閱讀的教育專業科目專書,既多且雜;一般來說,基本入門專書包括:教育行政學、學校行政概論、學校經營理論、領導理論、教育哲學、心理學、輔導學理論、組織行為概論、政府採購法、教育法令彙編、課程綱要、教學領導、教育評鑑與績效、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師專業發展、等。重要的期刊雜誌,五年內者最佳,包括:教育研究月刊、教育資料與研究、教育部出版之專題報告、各大學教育學院系所的學報、各大學教育學院系所的期刊、縣教育處發行的期刊、師友、、等。非教育系統的專書,則包括:企業管理理論、企業領導理論、企業經營理論、相關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期刊、雜誌。
二、詳細蒐集政策資料:
應詳細蒐集的政策資料,包括:國家教育政策、教育部各種各類教育政策、縣政府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處政策、、等。其中,教育部的網站和教育局處網站上,有許多教育部和教育局處所推動的各項政策、計畫和活動;而教育部和教育局處所推動的這些政策、計畫和活動的理念、實施策略和步驟,都是需要仔細閱讀關心的;畢竟教育是國家的長程計畫,教育理論是需要被實踐才有價值的。所以,要多瀏覽教育部和教育局處網站上的各個網頁,才能掌握答題要領。
三、定期蒐集論文資料:
有志參加校長甄試者,應養成定期(每2或3個月)蒐集論文資料的習慣;因為,每一篇有價值的論文,都有許多已經整理過的教育相關理論和教育文獻。蒐集教育論文資料的網站,包括:全國碩博士論文網站、國家教育資料館、大學圖書館網站、、等,皆有詳盡的資料。
四、多參加教育研習或座談會:
教育部、教育大學、師範大學、有教育學院的大學、設有師資培育中心的大學,通常會有舉辦很多的教育學術研討會,例如相關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領導、學校經營、管理有關的主題,在不影響學校課務、學校行政運作的原則下,盡量撥空參加。設如無法前往,也要設法拿到該次研討會的手冊或論文集,細心翻閱,以增新知。(很多教育學術研討會,都利用星期六日舉辦。)
五、上網搜集教育界名師的論文、專案報告:
國內教育界知名的大師級教授,都定期或不定期的發表學術論文、專案報告,其中涵括的教育理論,均是教授因其專長所提出來的精心研究與心血,亦是教授一生的專業菁華,是值得細細咀嚼,涵蘊再三的。
六、珍視各縣市歷年校長甄試考古題:
蒐集各縣市五年內之校長甄試考古題,或五年內之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博士班甄試題目,可讓我們更認識近幾年的教育趨勢和重點。多閱讀和練習考古題,也多請教自己信的過的校長,向其請教讀書祕訣與心得,答題方式或架構,絕對獲益良多,而更向校長之門跨近一步的。
七、掌握最近的教育趨勢與潮流:
蒐集與參閱國內外教育改革現況與重點,掌握當代教育新議題,同時關心上級主管機關(教育部、教育局處)制定之法令、政策,並隨時掌握教育及企業雜誌中的新名詞與新措施,以瞭解最近教育政策、教育時事、教育議題之發展方向,提供自己對教育問題更廣泛的思考面向。
八、將蒐集的資料,融入自己的筆記和答題架構中:
有志參加校長甄試者,應將教授的研究論著、自己閱讀與研究的心得、前輩校長提供的重點,依照教育主題分門別類統整,做成可隨時增補的資料夾,並形成自己對相關之教育議題的基本架構,然後不斷的擴張與精進,如此才能思路清晰的做系統性思考,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而這些資料才真正屬於自己所有。(「校長甄試觀點」之三,下回再見!)
肆、筆試答題技巧:
一、考前,平時應建構符合教育邏輯的答題模式:
近年來,屏東縣國中小校長甄試的水準,日益提升;相對的,錄取的困難度,逐年增加。若能在平時,就相關筆試問題,多方請教大學教授,以及剛考上的校長,然後建構符合教育理念、教育核心價值、教育邏輯的答題模式與架構,則自己在面臨如此高張力、高度緊張的甄試場合中,比較不會緊張,而腦筋空白,不知所云;也才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出奇制勝。
二、詳細閱讀答題說明:
經常有些受到萬方矚目的一等一高手,就是摔在這裡。曾有一位在之前省教育廳主任甄試榜首的朋友,將橫式書寫,寫成直式書寫,而名落孫山之後。亦有人不知道,試卷答案要正反兩面書寫,而將第一題答案寫到第二題的答案紙上,想當然爾,其下場必定是出局落榜了。因此,詳細閱讀答題說明,是相當重要的。
三、妥適的時間分配:
筆試開始後,每一題的書寫實時間,變動性非常大。設若在150分鐘內,考五題或考四題時,實務上是很少人能從從容容作答的。所以,筆試一開始,看清試卷的題數,精確計算每題的回答時間,絕對是相當必要的;在技巧上,每題必須保守的保留3~5分鐘,做為審題、構思、檢視、以及再補強的關鍵時間。因此,假設每題分配的書寫時間是30分鐘的話,千萬切記,必須在25分鐘左右,跳到下一題去寫,以免有些題目根本寫不完、寫不週全,而影響筆試總成績。等到五題全部寫完的時候,即可運用每一題所結餘的時間,逐題全面彈性的補充資料,而大功告成!
四、審題正確:
審題時間,最多五分鐘;即把每一題題目,清清楚楚的看一遍,並做小註解。請不要吝嗇花這審題的時間,這五分鐘,或許就決定您的作答方向正確與否?能寫出教授要看的核心教育價值否?能寫出教授要看的教育理念否?注意!這審題的功夫,絕對會影響你每一題分數的得分高低。
五、精準破題:
準確審題後,針對考題內容,圈出試題問卷的主要概念或核心問題,進行破題,依序精確的回答問題。但是,答題架構務必要完整,深入延伸核心問題,適度擴大思考教育層次與範圍。綜而言之,通常都以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及課程與教學理論破題與結語;而以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角度分析某一教育議題或主題。
六、作答時,角色定位正確:
參加筆試者,應站在「制高點」,以「校長」的角色,全面做系統性思考,統整問題的關鍵因素,釐清問題的層次與向度,迅速構思要回答的內涵架構,進而提出相關的學理依據,以及可行的策略和解決方案。
七、答題版面素樸:
一般說來,筆試答題內容之布局,大致上依序包括:前言、法令、意義、公式、基本概念、學說理論、關鍵字、繪圖、教育意涵、具體策略、限制、比較、啟示、建議等。答題版面,應力求切中題旨,教育理念清楚而宏觀,策略與方案陳述層次井然有序,陳述教育價值有內涵、有創見。另外,教育詞彙要優美,但不可完全套用在每一題;必須同中求異、有特點特色,才能脫穎而出。因為,校長甄試,是一場擇優錄取的競賽;如果有一百多名主任參加甄試,最後還是會有九十多名優秀人才落榜。所以,依據問題題型,以及自己字體的特色,採擇合適的答題版面,營造自己對教育問題的答題風格和觀點,穩住答題的基本分數是必須。
八、表達的技巧:
作答時的表達方式,切忌只求「表面效度」的整潔美觀,或只求「版面擴充,模糊帶過」的堆積式作答;而應該力求「清楚陳述核心的教育價值、教育理念與策略作為」,進而「以理念建構策略、實務拮取方向、統觀微觀兼顧、善用專業術語。」,達到「質量並重」之境界,才能獲得出題教授的青睞。另外,在作答時的內容分析和陳述上,最好先由『理論論述』,再談『理論和實際策略與解決方案』,針對問題核心,謹慎周全、符合邏輯的系統性論述,兼顧陳述理論在教育上之應用、限制、優缺點、改善方案,以及檢證其他國家經驗,對未來教育的期望與展望,能提出自我的創見,展現出「校長」應有的教育理念、領導力、執行力與行動力。
假若考試題目是比較教育之觀點,或藉鏡外國作法為我國教育建言,則可作簡表比較國內與國外先進國家的作法,並附上簡圖及英文,則更能襯托質感,突顯優勢。最後,若不幸遇到不熟悉的題目,則盡量望文生義,多用右腦,發揮教育理念想像,多補充相關的教育理論和知識,所以,轉換的功夫,也很重要。?(「校長甄試觀點」之四,下回再見!)
伍、口試
參加校長甄試,能進入口試關卡者,必定是已經具備相當程度的知能了。而口試部份的關卡,是從測驗參加校長甄試者,與口試委員的言語互動之中,個人所表現出的人格特質、學識涵養、行政經驗、對教育現況之了解和見解,來甄拔人才。因此,準備參加口試者,應具有的認知與素養,大抵上包括:
一、口試前的準備:
口試前的準備,首先應注意服裝儀容的修飾;口試服裝的準備,筆者通常較建議,男主任穿西裝打領帶、女主任穿洋裝,鞋子整潔。其次,無論男主任或女主任,當天都應梳理頭髮,使之看起來,既整齊又整潔。再其次,有吃檳榔或抽煙習慣的主任,務必記住,將牙齒牙垢處理乾淨,以免影響口試教授的原初印象。
二、專注聆聽教授提問的問題:
參加口試的時候,眼神專注、態度誠懇的聆聽教授提問,準確的掌握問題關鍵,是基本素養。歷年來,經常有些公認程度絕佳者,因為輕忽這一關卡的重要性,未能正確抓住教授提問的教育核心價值所在,而在這裡重重摔一跤,實在可惜。
三、以教育專業為宗:
校長甄試的根基,是以教育專業為核心;因此,其口試範圍,仍然不出教育史哲、教育法令規章、教育政策、輔導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學、及課程與教學理論、領導統御、溝通與協調、內外部環境、教學和行政實務等,其所延伸的議題。千萬不要誤以為,口試只重口才,而犯下輕忽的心態,論述失去對教育專業的敏感度和精準度,導致失敗收場。
四、答題的內涵與架構:
回答教授提問的問題,分析某一教育議題或主題,應在瞬間準確的說出相關的主要概念或核心問題,進行口頭論述。但是,回答問題時的口頭論述內涵與架構,務必要兼顧系統性和完整性、縱的連貫和橫的統整、教育層次和範圍。然而,口試時間相當有限,因此,進行口頭論述時,要依序「精要的」探討教育核心問題,及其影響範圍、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啟示、實務運作要領與可行的前瞻作為。切忌天馬行空的、漫無理念的論述,方能得到較為理想的分數。
五、適時表現自己的優勢能力:
這幾年,臺灣各縣市的校長甄試,在口試階段,能以英語流利的回答教授提問的問題者,有逐年遞增之勢。當然,要用英語回答問題,前提必須是經口試教授要求,或經口試教授同意時,方為可行。在全球化時代、資訊化時代的當下,英語文能力的需求,席捲全世界;假如您擁有使用英語溝通的優勢能力,應可妥善運用之,絕對會讓擔任口試委員的教授,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另外,若反過來看全球在地化的需求,則若口試教授要求您使用母語回答問題的話,也不必太擔心自己說的不好,因為,基於語言的使用本質,能達到起碼的溝通效果者,即能輕鬆過關。總之,善用您的長處,讓您在參加校長甄試的同儕中,出現「差異化」的優勢,應能助您得到較佳的分數。
六、具備臨場應變的能力:
臨場應變的能力,來自於本身平時厚積的基礎教育專業知能。因此,欲參加校長甄試者,必須在平時就有恆心的不斷充實自身各方面的基本學能、不斷精進教育專業的學識涵養、不斷的從實務中累積行政經驗、不斷的從實務中累積辦理學校各項活動的經驗、以及培養自身對教育問題及教育現況的洞察力。設若具備了上述的功夫,那麼在親臨口試現場的時候,必定能夠從容不迫的隨機應變,圓融的轉化教育理念和觀點,進而贏得口試教授的認可,為自己增添致勝的保險。
七、參加口試的忌諱:
參加口試的忌諱,其實還不少,應虛心的請教前輩校長為佳。筆者根據歷年觀察所得,只提出較為顯著的忌諱,例如:瞎掰硬柪、不懂裝懂、主觀太強、好強辯、強詞奪理、強烈而明顯的意識形態、服裝儀容欠端莊、態度不佳、負面論述過多、教育理念模糊、遲到不準時等。(「校長甄試觀點」之五,下回再見!)
陸、觀點與感想
校長甄試,是嚴格的擇優篩選機制,其中最關鍵的,則是筆試成績的優劣。依筆者歷年的觀察所得,教授批閱試卷時,審慎而嚴謹,不包含所謂的「墨水分數」;因此,歷年參加校長甄試者的筆試成績,普遍都不是很高。通常沒準備的人,考個10分至20分,是很可能的;考個20分至30分,是有潛力的;考個30分至40分,是稍好一點的;考個40分至50分,是已經快達到入列競爭的行列了;考個50分至60分,已入列競爭行列了;考個60分至65分,已是競爭行列中的中上程度者,已有機會考上了;考個65分至70分,已是競爭行列中的優等程度者,考上機會大增;考個70分至75分,已是競爭行列中的一等一高手,考上機會99%;考個75分以上,如無極為特殊的意外中的意外,100%篤定上榜;至於偶爾有人能考80分以上,那已是夢幻級的分數了,就當成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吧。只要你每天踏實的精進發展教育專業,就會有無限的可能性,因為,考上校長甄試也不是什麼登天難事,只是,本文所論述的各個關鍵,你應時時自我評量審視,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參加校長甄試者,絕大部分都是想當個好校長,發展教育專業理念,奉獻自己對教育的熱忱,經營優質的學校。如何當個好校長的學術論著,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觀點,其實這些都是?得參考的論述,並沒有好或壞,更沒有舊或新之論;最重要的是,校長到任何一所學校就職,必須依據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特性,地區人文、歷史、地理背景,地區家長的社經背景,學校歷史和校園文化等條件和限制,對學校經營理念做最佳的理性抉擇,並以多元的教育專業之方案策略,設計學校課程、教學、學習活動,且同時依據政府法令規章推動學校的行政制度;而在如此不斷反覆修正與精進的經營過程下,才能真正當一個較為理想的好校長。
筆者認為當個優質校長,可行的做法,包括:首要的考量,是學校整體的發展,而非汲汲營營個人的前途與發展;態度與觀念的根基,是將「當校長」,看成不是職位的擁有,而是責任的開始;熟習法令規章,避免誤觸法網而不自知;多觀察、多參訪、多瞭解學校組織文化、社區文化,確立學校正確的教育發展方向;以人和的手段,凝聚組織向心力,建立符合法令規章的良善制度,不做「爛好人」;集中學校資源做對的事,而非事事追求表面績效;在行政運作和人際關係方面,堅持做「對的事」,暢通溝通協調管道,而非只做「無謂的妥協」、或「無奈的接受」;對人尊重,堅守基本的行政倫理;兼重學校教育目標之達成,以及教職員工之個別需求滿足。
總而言之,只有親自參加校長甄試,金榜題名,並獲屏東縣校長遴選委員會遴選合格,自己真正走馬上任當校長,才能實踐當個好校長。
柒、結語
每年勞心勞力準備校長甄試的國中小主任,若要靜下心來認真準備考試,必須要犧牲很多陪家人的時間、休閒的時間、娛樂的時間、人際交往的時間,因此,越接近校長甄試日期,心理可能越會出現焦慮的情形,例如:原本就怕考不上、怕考不上時人家同情的眼光、怕考不上時他人鄙視的態度、怕考不上時難以面對家人的關心、怕考不上時面子掛不住、、等。其實,你若能先和家人溝通,心理沉著準備應試,準備的效果反而會更好,逐步漸入佳境,創造自己的最佳成績。
筆者希望這篇「校長甄試觀點」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筆者亦期勉有心「當校長」的國民中小學的主任們,不管你曾經失敗了多少次,都要繼續堅持下去,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不懈。
最後,預祝你「榮登金榜」,早日加入校長行列!
本文取自阿猴新聞網http://akau.net/akau/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46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