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有夠冷
這麼冷
不只是冬天的原因
原來還有個叫“北極震盪”的影響
先搜尋一下什麼是“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
北半球最近出現極端氣候,北京近日降雪量創下1951年以來新高,南韓首爾出現近7年來最冷的攝氏零下14度。
英國也遭遇了1981年以來最長時間的驟冷急凍。
連一向溫和的南方地帶,都跟著爆出低溫,很多人懷疑,難道是因為地球暖化造成的?不過科學家表示,這一波極端氣候,跟暖化無關,而是大氣的自然現象「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
所謂「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是一種自然現象。當北極上空有一個低氣壓,氣流成順時針轉動,一旦環流變強,會讓北半球溫度變暖,現在剛好是環流變弱,冷空氣向外擴散,所以北半球特別冷(示意圖),,專家說,從去年12月10日起,北極的環流強度,是60年來最弱的一次。
包括北美、歐洲及亞洲最近都創下低溫、暴雪天氣,就是因為北半球冷空氣的源頭北極,發生北極震盪的天氣現象所造成。當低壓強時,將引發環流增強而鎖住冷空氣不致大幅影響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高,稱為「正相位」(暖相位)。當低壓弱時,其周圍的環流也減弱,冷空氣隨著流洩到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低,稱為「負相位」(冷相位)。
北極震盪大約每10年發生一次,但可預報度很低,只有一至兩星期的預報期,但影響之大可造成北半球大範圍低溫現象。
→文圖轉自http://news.funf.tw/Index_Index_date_2010-01-09.htm,2010-01-09
冷就算了
又下起雨來
每天要爬起來上班是一大掙扎
到了辦公室又縮得昏昏欲睡
唯一可以告慰的是一些冬衣可以輪流上秀
注意保暖才重要
在教育研究月刊中也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北極震盪應用在學校教育情境
這是彰化縣校長甄試的考題
這樣的題目能夠寫出來的
就實在有夠厲害
※北極震盪對教育的啟示
一、教育處在高風險社會中
二、教育充滿不確定性
三、理性決策模式遭遇挑戰
四、反身自省因應教育風險
※策略
一、生態中心的轉型領導文化
二、因應危機的行政管理
三、創新彈性多元的學習情境與策略
四、與時俱進的教師專業發展
五、學校地球村的環境規劃與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