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是屏東縣98學年度
國中小校長、主任甄試筆試的時間
這個時候大家應該也都完成了筆試
等待下午閱卷結束後
會公佈明天參加口試的名單
祝福有志者都能金榜題名
也期待僑德能揮出全壘打~國翔加油
在今天的聯合報看到這篇洪蘭的文章
讓我也有了共鳴
在制度未能改變之前
任校長、主任者還是多點用心在營建優質校風上吧
寒假前,我們送了一批書上山,讓孩子帶回家去看,希望他讀完,他的弟妹也會順手拿起來看一下。與我同去的一位退休校長說,在沒有學校評鑑之前,他只要走進一個學校,看看校園整不整潔、學生有沒有禮貌,就知道這個校長的辦學如何。回想過去所看的學校,果然如此,真是一針見血,見微知著。
我好奇這麼有經驗的校長,為何才五十幾歲正在盛年就退下來了呢?他苦笑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走馬燈的校長」,現在的校長有責無權,現行的制度也不允許校長發揮,做的再好,兩任八年一滿一定要調校,一調走,前功盡棄,新校長一切從新開始,有時甚至連校門都改了,因為不合他的風水。
我聽了好生驚訝,一個校風的建立需要時間,學生必須每天受到薰陶,潛移默化,出來才會與人不同。我初進北一女時,不知天高地厚,很想玩,因為遊戲實在比念書有趣,但是找不到玩伴,校園中都是琅琅書聲,如不讀書,鶴立雞群,自己覺得很突兀,只好拿起書來假裝讀,久了,習慣成自然,就養成讀書的習慣了。
我高中同學的父親是新竹中學的校長———辛志平,我們去她家玩時,覺得新竹中學的學生跟我們不一樣,即使同樣是男校,新竹中學出來的學生也跟建中的不一樣,這就是校風的影響力。校風是一個學校無形的校規,一個做得好的校長,應該要讓他持續做下去才會看到成績,如果四年一換,每天都在重起爐灶,也就難怪現在的學校沒有特色了。
為什麼一直換呢?為了防弊。過去曾出過毛病,於是亡羊補牢。結果為了除弊,犧牲了教育的目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B.Schwartz說,「規則可以防弊,但是太多規則(rules)會產生庸才(mediocrity)」。社會一直在變,規則的制定趕不上環境的變遷,更何況再好的規則都無法涵蓋所有的情境。機器人為什麼不能取代人?因為機器人不會隨機應變(improvise),依情境把法條背後的精神實踐出來。我看過一位小兒麻痺症的女士,因沒帶殘障證而不能買殘障票,她都必須靠枴杖才能行走了,如果這不是殘障,什麼才是?眼睛所見的事實難道不及一張紙印的證明書嗎?這就是Schwartz所謂的沒有moral skill,不知道如何去做對的事。
這種實用智慧(practical wisdom)的不足是我們社會一大隱憂,但是這種實用智慧是教出來的,不是天生的(made, not born)。一個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聰明人沒有智慧反而會被聰明所誤,但是這個「教」不是在課堂教倫理學,而是建立典範,改變社會風氣,教育要教的唯一東西就是品格(character),學生要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老師、尊重「學習」。有了品格其他德行自然會出現。當每個人都有實用的智慧時,院長就不必刻震怒的章了。
文轉自99.01.23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