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進哈佛?新竹實驗中學近五年,
每年有一位學生得到哈佛入學許可,他們都是全校第一名畢業,SAT都幾乎滿分……


今年九月剛出版的《他們如何進哈佛》(How They Got Into Harvard)一書寫道:「近年來,哈佛大學入學競爭愈發激烈。很多人請了私人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家教,就讀的高中,也有顧問專職負責大學申請。這個申請程序,可能早從父母是否能讓孩子擠進『對的』幼稚園開始。」


對於去年與今年申請到哈佛大學的新竹實驗中學畢業生張伯蓉、盧卓民來說,此話雖不中、亦不遠矣。新竹實驗中學雙語部,近五年每年有一位學生得到哈佛入學許可,他們都是全校第一名畢業,SAT都幾乎滿分。在這群優秀孩子的背後,都能看到幸運。他們都
幸運的擁有一位「四有」母親—— 有知識、有錢、有閒、有心


第一階段:十歲前母親專職陪伴


首先,盧卓民與張伯蓉的家庭背景極為相似,父親都是美國留學生,拿到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工作、結婚、生子,然後被延攬回台灣。張伯蓉的父親張國基目前是台積電中國區業務總監,五年前全家從紐澤西州搬回台灣定居。盧卓民的父親盧裕階十年前從美國AT&T貝爾實驗室被世界先進挖角,後來擔任鈺創轉投資的「我想科技」研發資深副總經理,最近才離開台灣,到香港任職。


其次,兩位媽媽都是高學歷的「專業母親」,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張伯蓉母親王月琴擁有社會、教育心理雙碩士,生下兩個女兒之後,就一直當家庭主婦。一身所學,完全用在兩個孩子身上,朋友們說她「把帶孩子當成一番事業在做」。盧卓民的母親于樹芳是香港人,高中隨家人移民美國,大學畢業,生了孩子之後,同樣的也成為專業母親。

提早鼓勵閱讀技巧:陪上圖書館,給予小獎勵

于樹芳透露,在三個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她就給他們看flash card,卡片上畫著一隻手,孩子看了,就會動動手;畫著一隻腳,孩子就會動動腳。漸漸的,于樹芳教他們認字,在孩子還沒有上學前,就已經會閱讀了。

「那時家附近的圖書館都有鼓勵小孩看書的活動,我們每個禮拜去一次,每次抱回幾十本書,整整一大袋。」于樹芳回憶,小孩看完書,答對問題可以得小文具、貼紙等獎品,讓三個孩子更是樂於閱讀。甚至「老二不乖的時候,我是要罰她不准讀書的。」

張家的情況也幾乎一樣。學教育的王月琴,知道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從小就帶著兩個女兒上圖書館。孩子們最喜歡讀完書,去回答問題。答對了就可以轉輪盤,拿獎品。

王月琴盡可能找不同的刺激,車上、床前,隨時播放童謠音樂帶,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學習。她和先生認為,孩子早一步學習,和同儕相處時,對自己會比較有信心。他的丈夫說:「我們不知道每個人的comfort zone(舒適區)什麼時候建立的,但我們很少看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這就是為什麼要把孩子送進好學校,讓他一開始就努力求好成績的原因。」
強化紀律定性
技巧:做功課放鬧鐘,每天游泳習樂

張伯蓉天生的慢性子,王月琴曾非常擔心,怕她長大了無法和別人競爭。為了培養她的時間觀念,學習更有效率,從小,她就會在女兒做功課時,拿一個鬧鐘放在面前,告訴她,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久了之後,張伯蓉自然學會時間管理,容易達到學習目標。

盧家對三個孩子定性與毅力的要求,更是驚人。盧裕階自己從年輕時開始就每天長跑,所以,也讓三個孩子從小學游泳,每天一個小時;學鋼琴、小提琴,也每天一小時,從小一直學到高中畢業才停。這是他對孩子定性與毅力的形塑,他的妻子補充說: 「他認為,這麼孤單、艱苦的事,孩子都能做到,那以後讀書就不算什麼了。」


第二階段:十歲定型以後放飛

人都有「惰性、怯性」,也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區。這兩對哈佛的父母,就像建築師般,在孩子幼年時期就在為孩子日後的人生地圖上,先構建一個高標準的學習環境。過程中,啟發與紀律並重。

在心理學上談到,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無形的舒適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個無形的界線裡,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在自己界線內的人們感到很舒適。反之,當踏出界線時,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就會感到不舒適、會有不安全感、有壓力,甚至有危險的感覺,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線內。舒適圈很小,或者不太離開舒適圈的人,克服挫折與挑戰都相對低,自己的發展及進步相對很慢,潛力發展也受到侷限。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曾說,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九十年前就了解,人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被自己的舒適圈框住了,無法突破。

事實上,這兩對哈佛父母從小養成孩子的勤學態度、學習時間管理……,間接便在形塑張伯蓉、盧卓民追求成功的人格特質。最有意思的是,雖然這兩位媽媽不約而同地,在孩子幼年時高主導性形塑他們的態度,像捏陶一般。但小學四年級以後,就放手,讓孩子自己讀書。

增進學業成就技巧:考試提醒,小時緊盯長大放手

根據美國應用心理學中心創建者夏皮羅的研究,如果父母每天撥出一小時好好教導孩子,教育的效果便會增加二○%到三○%。但「四年級以後,我告訴伯蓉,以後考試不必告訴我,要自己安排。」王月琴指出,孩子小的時候,她跟得很緊,考試前會提醒。但是孩子越大,她越放手,一來讓孩子獨立,二來避免越來越有自主意識的孩子開始反抗。

「到四年級,我就let them go,」于樹芳認為,一個小孩,到了十歲,大概就已經定型。十歲以後再改,不是沒有機會,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氣,更多的耐心。

擁有知識與時間的兩位母親于樹芳、王月琴,在輕重權衡下,以孩子的教育為人生的重心,王月琴直到孩子都大了,才在園區藝廊兼一份工作。她們的樣貌一如《商業周刊》今年五月底報導過的〈菁英部落〉。以盧家為例,如今除了盧卓民今年申請上哈佛,大女兒已經從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現在西迺山醫學院二年級;二女兒目前在MIT就讀三年級,雙主修生物與管理,未來也打算攻讀醫學院。

培育耐挫能力技巧:避免過度讚美,告知學習枯燥

美國很多家庭多藉著讚美來加強孩子的自信,但是有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的讚美適得其反,因為這樣讓孩子高估自己,一旦置身競爭激烈的學校,就容易產生挫折。相較於此,部分華人父母的做法,就十分特別。因為他們知道,學習過程會遇到枯燥,亟需耐心的時刻(例如背誦九九乘法、化學元素表),這時,只有堅持到底,才能有所成。這樣的養成過程,不但是為孩子鋪一條通往世界名校的道路,更從小奠基出成功的基本性格。

回顧成長歷程,這群哈佛小菁英的背後,若是抽離這群「四有」—— 有知識、有錢、有閒、有心的母親,要敲開哈佛大門,恐怕是難上加難。


*哈佛夢,大陸娃打小穿上身

穿過Harvard Square,在哈佛大學對面,有一棟兩層樓的商店Harvard Coop,除了販賣哈佛相關書籍、學校用書,還展售許多印著哈佛校徽的商品。凡是衣服、外套、高爾夫球、椅子或者手表,印上哈佛VERITAS(「真理」的拉丁文)校徽後,立刻成為
「哈」哈佛者夢寐以求的聖品。

特別是中國大陸普遍瘋哈佛,慕名而來的大陸觀光團,一到哈佛,立刻衝進這家專賣店,除了買一般的T-shirt,更有父母大手筆購買印著哈佛校徽的兒童上衣、睡袍,將哈佛直接「穿」在孩子身上。「這些小孩從小穿哈佛睡袍,喝哈佛杯子長大,就差沒有吸哈佛奶嘴,」曾經就讀哈佛大學心理系的劉軒開玩笑說。每次一到暑假,遊覽車載來一車一車的中國旅客,每個人都在幫小孩買衣服,把望子成龍的心願,寄託在這件小小的睡袍上。

消費者對於哈佛品牌的迷戀,讓哈佛大學每年都約有一百萬美金是來自於品牌的收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igo1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