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主任口試經驗分享                  莎黛.拉巴莉嘎娥
壹、心情轉折
   2008,十月,喜樂滿盈,看著榜單上出現自己的名字,有著恍若隔世的感覺。
  
對許多人而言,準備考試的道路反反覆覆,情緒也就迷離詭異地起起伏伏,心情有時如陽光金燦般一股雄心壯志,有時如暗夜穹蒼讓你無所遁逃的驚惶失措。考試的消息一旦傳出,莫不讓人鬱悶,穿行在每日的軌道作息,可是一股無以名之的恐懼卻敲擊著心底一角,考期將屆的聲聲催促,所思所念皆是該如何迎戰,其中的忐忑使人坐行難安。

   阿猴新聞網邀稿,希望分享口試的經驗,我無厘頭的毛病犯起,爽快地允諾必定立刻奉稿。未料,每晚坐立桌前無法援筆立就,往往搖筆搔頭苦無想法。回憶這段準備之路,總覺得自己運氣太好而實力仍有所不足;打從初次參加甄試,周遭的關心及鼓勵雖然不斷,我還是認為考上校長對自己來說是個春秋大夢。教育人中臥虎藏龍處處,掂掂自己的斤兩,僅能在這個園地抒發考生心情,懇請時賜教益,無任期盼。

貳、經驗分享
  
說起初次的口試經驗,上午場次的口試官大抵是從自傳上看的,他問我「既然做了一年的代理校長,說說自己的辦學理念吧」。因為抱著來探路的心情,初次應試並無周全準備,一時之間,不知該從何說起。我爭取緩衝時間想要在腦海中理答,於是說了一些自己做過的事,由於舖陳過於冗長,口試官發現我在兜圈子,於是打斷我的回答,又問了別的問題。那次的口試,自認為表現不甚理想,沒想到竟然拿到86.5還算高的分數。其中原因且先按下不表。
  
第二次參加口試,口試官問我知不知道「多元智慧」,我回答「知道」,於是請我說說看。我把曾經在學校做了多元智能的海報張貼在佈告欄上,鼓勵學生認識自己的智慧類型的經驗說出來,並舉了幾個孩子的例子。當口試官問「對於台南縣考績列管有何看法」,因為我對這則新聞並不清楚,於是我先覆述口試官的問題,接著陳述自己校內教師聊天的內容,並從中提出作為一位校長應抱持的看法及作法。至於口試官問我「對於不配合的校內同仁有何作為」,我先肯定我的人格特質向來與人為善,我認為人的問題在於溝通與適應,於是我舉出任教多年來遇到一些校長不錯的作法,從中顯現自己虛心學習善於觀察的態度。這次的口試,每個問題的回答都能見到口試官笑容盈盈頻頻點頭,他們對我提到的人事物都頗感興趣,這次的口試得到了89.75的最高成績。
  從這兩次的經驗,我大致得出了一些心得:
一、口試雖是測驗個人的臨場反應,但平時就得恆續充實基本學能,不斷精進教育專業的學識涵養、行政經驗及對教育問題及教育現況等實務上的了解。面對口試官丟出來的問題,若能就實務經驗侃侃而談,必然能博取「用心踏實」的好印象。?
二、口試等同於面試,在於當面確認此人「是否適合」。據此,試想一位校長應具備哪些條件?應試過程等同於「行銷自己」,如何包裝自己成為一個看來足以擔負重任的校長?其實,促銷效果的背後,是說故事的能力!
三、精采絕倫的說話來自於熱情,說話的成功在於贏得聽眾的理智與感情。也就是說,說話時要忘記自己是說話的主角,提醒自己要能說出聽者所關切的事情,藉著說故事帶入聽眾的知覺,說服別人的秘訣是,讓聽者擁有自己做決定的需求,千萬不要有咄咄逼人的傾向,使人反感。
四、口試是可以先準備的,另外,在準備室的臨陣磨槍也非常重要。有禮貌的詢問前面幾位口試出來的考生及另一試場的考生相關口試題目,善用同儕鷹架,大家一起模擬作答,聽聽別人對問題的看法,找出最佳的答題方向。

參、抓住目光
  談到「口試等同於面試,在於當面確認此人是否適合」,我認為有三種必須立竿見影的要素:

1、儀表:穿著符合校長身份的的服飾,不僅給人端莊自重的好印象,也表示對自己的期待與肯定。乾淨的外表,包括髮型、氣色、明眸、皓齒等,皆是一位校長該有的社會形象。談吐又勝過儀表,有人一表人才,說起話來彷彿見光死,終究讓人敬謝不敏。儀表是第一印象,博得別人的尊敬還是得靠得宜的口氣與表達能力。
2
、溝通能力:對談是一種雙向溝通,溝通在於「你是否能聽出我話裡的重點」以及「你是否能針對問題的重點回答」,從回答的內容,口試官就能判斷出你是否頭腦清楚,是否適合作為一名領導者。再者,口試官在說話的時候,若是能夠認真傾聽並配合著點頭搗蒜,也會有印象加分效果。
3
、表達能力,就是所謂的說故事能力;良好的表達,顯現的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說話的組織力強,即擁有良好的說故事能力;聲音、肢體表情生動活潑,就有良好的互動與引導能力,即有親和力。其實,最上乘的回答,即是利用一些小故事帶出自己的教育理念,這樣的理答頗有哲學觀,足以顯現教育家的風範。

肆、鍛鍊口才
  除此以外,分享本人在「口語表達」的一些看法:
1
、要相信,口才沒有天生的,天生口才太好反而不理想,因為你往往會盛氣凌人,反而容易引起聽眾反感。反省我第三次的口試,雖然有幸上榜,口試分數卻低於前兩次,事後檢討,應該是自知筆試成績不錯,因此在態度上就失了分寸,由此可知,人格特質的展現遠勝於口才的表達。
2
、口才要好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的練習,不斷的找機會表達,但也不要忘了要不斷的檢討修正。我常會提醒容易緊張的人,私底下可以藉著牙牙學語(腦海中想著你要說的,但嘴裡應和著含糊不清的語音),鍛鍊非語言表達能力,並且在上場前演練大規模、誇張的情緒張力,讓自己的肌肉放鬆。我也鼓勵學生這麼做,對著錄影機看鏡頭練習,然後從影像中檢視自己的問題所在。一再地修正,一旦不再恐懼鏡頭,說話自然就會輕鬆自在,面對人也就沒問題了。
3
、一般人,我們可以藉著想像自己的成功完成任務,將之視覺化,解除心理的恐懼;但極度緊張者,不必如此,反倒是應該要承認、接受自己的緊張,只要深呼吸即可,利用「腦部不允許矛盾存在」的特點找回心靈的平衡。根據「21天法則」,只要衝破21天撞牆期,形成習慣化,讀不下書、記不了所讀、口才不好、說話容易緊張的人應該都能獲得改善。

伍、明天過後
   許多人的落榜,並不全是因為考題太難,而是因為思想過於緊張,從而導致記憶混亂、思維阻滯而發生狀況。可見考場不只是對考生基礎知識的測驗,更是對考生有無良好心理素質的考驗。

    無論如何,老天爺從未應許天色常藍,將焦躁不明的雙瞳投向周遭,發現美好的人、事、物,漸次裝填對生命的感動。懷抱感恩的心面對每一天,兢兢業業在工作崗位上服務,乃是基本要務。生命可以愈來愈小,也可以愈來愈大,盼望考試之後,我們心裡仍有一朵歡顏,繼續盛開。

文章來源:阿猴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igo1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